新型太阳能热电发电机效率大幅提升

新型高效STEG。新型效率
图片来源:美国罗切斯特大学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5日报道,太阳提升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科学家借助黑色金属技术,电发电机大幅研制出一款新型太阳能热电发电机(STEG),新型效率其转换效率较早期版本提高了15倍。太阳提升该设备可用于为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电发电机大幅可穿戴设备供电,新型效率或作为农村地区的太阳提升离网可再生能源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最新一期《光:科学与应用》杂志。电发电机大幅
STEG被科学界视为极具潜力的新型效率太阳能发电方式,不仅能利用阳光,太阳提升还可吸收多种热能,电发电机大幅将其转化为电力。新型效率其基本结构包括热侧、太阳提升冷侧及中间的电发电机大幅半导体材料,两侧之间的温差通过塞贝克效应产生电力。
然而,现有STEG存在显著的效率瓶颈,制约了其作为实用能源的广泛应用。目前大多数STEG的光能转化率不足1%,而住宅太阳能电池板系统的转化率可达20%左右。在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独特的光谱工程与热管理方法,研制出新型STEG设备。
新型高效STEG集成了三大创新策略:热侧采用自研的黑色金属技术,使普通钨金属能选择性吸收太阳光波长;飞秒激光脉冲在金属表面蚀刻纳米级结构,既增强了设备对太阳光能量的吸收,又减少了热辐射损失,在冷侧利用飞秒激光处理普通铝材,制造具有微结构的散热器,通过辐射与对流大幅提升散热效率,使铝散热器的冷却性能提高一倍;在热侧以塑料片覆盖黑色金属形成“迷你温室”,有效减少对流和导热,提升了热侧的温度。
研究团队表示,过去几十年,学界主要致力于改进STEG中的半导体材料,虽在整体效率上有所提升,但进展有限。而这次新研究通过增强热侧的吸热与保温能力,优化冷侧的散热性能,实现了效率的显著突破。此外,简单的演示证明,该STEG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供电,且效率远高于现有方法。
【总编辑圈点】
STEG的基本结构是热侧、冷侧及中间的半导体材料。当冷热两侧存在温差时,热能通过塞贝克效应直接产生电能。此前,科研界一直专注于提升STEG所用半导体材料的性能。这次,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不再执着于半导体材料,而是将目光瞄准了STEG的两侧,使用实验室此前已经开发的黑金属技术,让热端更热;通过激光飞秒技术改造铝材,让冷端更冷。思路一变天地开,这一举措将STEG发电效率大幅提升15倍,为STEG的大规模应用扫清了障碍。
(责任编辑:百科)
-
郑州版网约车新政出台 不少司机被“拦在门外”发布时间:2017-04-07 08:07 来源: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摘要]不少网约车司机吐槽最近生意难做 河南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河南商报记者 ...[详细]
-
重塑经典,再造金典 ——东方雨虹“蓝色金典”系列产品升级上市
随着近年来消费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驱动着家装行业的高品质发展,也拉动市场对高品质家装材料的需求。东方雨虹为满足消费者对装修材料品质、环保、美观等多样化需求 ...[详细]
-
原标题:10号发工资和20号发工资,就能看出一个公司是否靠谱?!点赞最高的网友说出了真相对很多工薪族来说发工资这一天是脱贫致富的重要日子也是很多人的还款日子而这几年,一直有种说法发薪日是公司生态的一个 ...[详细]
-
昨天,在海曙鄞江的长利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成堆的废旧玻璃经过粉碎、熔炼、定型,变成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珠子,这些成品将被销往世界各地。据了解,作为国内优异的废旧玻璃回收加工企业,目前公司已基本恢复 ...[详细]
-
8月23日,内蒙古蒙西地区天朗气清,8台山东临工装载机整齐列阵,正式交付客户手中,为其煤矿开采业务注入强劲新动力。此次交付具有特殊意义,该客户是蒙西露天采矿领域的标杆企业,旗下拥有160余台工程机械, ...[详细]
-
记者:普格县融媒体中心陈韦琴 尹斌 杜兴 ...[详细]
-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记者沈华铃通讯员黎金花/文陈巧思/图)3月份,厦门迎来学区房成交旺季,二手房市场火热,房价比2月份上涨了1.6%;而在二手房市场的带动下,新建商品住宅市场也开始复苏,房价比 ...[详细]
-
降息预期VS美元反弹!黄金3340“刀尖行走”,鲍威尔讲话前是最后一跌还是绝地反击?
汇通财经APP讯——周三8月20日),现货黄金XAU/USD)交投在3340美元/盎司附近,日内小幅震荡,试图从早盘触及的三周低点3311美元/盎司展开反弹。金价在本周初承压明显,受到美元指数DXY) ...[详细]
-
2017年,国内已步入“十三五”发展的第二年,经济市场与社会改革也在不断调整,那么,对于灯饰照明行业来说,结构优化、创新服务、品牌战略、质量提升等方面,无不助力企业的转型升级发 ...[详细]
-
名 片石湖码头位于泉州城东南17公里的石湖半岛西岸,主体由一组近岸礁石和通济栈桥共同组成,据传始建于8世纪初期的唐开元年间,海商林銮在此创建林銮渡,借用天然礁石为靠岸设施。历史文献记载北宋元祐年间,官 ...[详细]